English

地下通道管理是“堵”还是“疏”?

1998-12-06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霞 我有话说

京城的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长期被外地人占领已成京城的“一景”,尽管有关部门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,但收效甚微。“你查我跑,你走我回”的游击战术,着实让有关部门防不胜防。为此,北京市政工程管理处桥通所有关负责人说:通道管理“打”不如“疏”。

据桥通所负责人介绍,北京目前有地下通道144座,过街天桥171座,如果每个通道、过街桥全部设立保安与清洁工,按劳动部门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,一年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。目前,市政设施的投资每年仅400多万元,但每年用于这些设施的维修与养护将近花去1000万元。仅地下通道照明灯一项,每个月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。据统计地下通道与过街桥被人为破坏比自然损坏还要高。例如东西长安街24条通道,刚刚换完的灯,一宿之间就被人为破坏几十盏。尤其在寒暑假里学生踢球损坏还要高,同时盲流乞丐夜宿破坏也很严重。

近日,为了使“通道”有个大的改观,有关部门投资100万元用于“通道”的综合整治。近日北京桥通所已经开始对重点地区通道配备保安员,实行24小时值班,而且还成立了两个保安小分队,专门对二、三环路上的通道实行流动巡查。但北京桥通所的有关人士对此还是忧心忡忡,这100万元到底能维持多久。

北京桥通所的有关负责人疾呼,通道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设施,它是全方位社会综合管理的问题。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开个绿灯,让北京的“通道”尽快实现“以通道养通道,以设施养设施”的良性循环,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。与其“通道”让小商小贩们占领,不如国家自己来使用。如果能在“通道”里建一个小小的便民服务亭卖些小商品,设立售报、公用电话等便民服务,用这笔收入来养保安和保洁员,小商小贩们自然也就没了市场。但目前,在通道里建一个小小的便民服务亭也是难上加难的事,需要方方面面的批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